月季是天水的市花,春光融融里,走进甘肃甘谷,就好像走进了月季花的世界。无论繁华的城市,还是宁静的乡村,到处都是月季花的绚烂,月季花的馨香。那些盛开在小桥流水人家边、机关街道公园里的月季,或一枝独秀,千娇百媚;或一丛怒起,沉鱼落雁;或独占一方,姹紫嫣红,把古老的甘谷装点得如诗如画,如梦如幻。
上海龙凤419甘谷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,历史悠久,人文深厚。三皇之首、百王之先的伏羲在这里诞生,孔门高徒、唐封宋赞的石子在这里传道,三国名将姜伯约,一代帝师巩建丰,关西孔子王心如,真是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文化如流水,滋养着人们的灵魂,也滋润着脚下的土地,勤劳智慧的甘谷人不仅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,也孕育了成熟的农耕文明,驰名中外的辣椒和名扬天下的月季,就是对甘谷农耕文明Zui好的诠释和演绎。如果说甘谷辣椒是舌尖上的一种美味,那么,甘谷月季则是文化上的一片风景,它们以别样的景致,向世人展示着甘谷遥远的文明和厚重的文化,自然而然的成为代表甘谷的一个文化符号和县域标志。
上海龙凤419月季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,素有“花中皇后”之美誉,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相传神农时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,汉朝时宫廷花园中已大量栽培,唐朝时更为普遍。而新的考古表明,月季花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期,就被奉为部族的图腾植物。甘谷县花卉栽培历史悠久,月季汉代已有栽植。甘谷县志载,清乾隆十三年(1748)时,甘谷已有月季38个品种。然而,此后漫长的岁月里,天生丽质的“花中皇后”,只是孤寂地开放在小桥流水边,农家院落里,花自飘零水自流,养在深闺人未识。真正让甘谷月季走出家门,走向世界的是一个叫姚天基的人。这个被人们誉为“西北月季大王”的甘谷县新兴镇姚庄村农民,从1970年代就对月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此后便把几十载的年华,付之于月季,传承了月季历史,续写了月季辉煌。从1980年白手起家创建甘谷县实验月季园开始,姚天基培育的“冀城红”、“满堂红”、“冀城和平”等甘谷月季,先后荣获第五、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优秀新品种奖。1999年在“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”月季专题竞赛中,又崭获1金6银7铜共14枚奖牌。从此,甘谷月季声名鹊起,华丽转身,自成一家,名扬四海。2005年,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5套人民币,10元面值上有一朵盛开的金色月季,那就是享誉世界的“甘谷月季”,从此,甘谷月季成为人们“爱不释手”的花卉。
上海龙凤419“花开花落不间断,春去春来不相关。”“惟有此花开不厌,一年常占四时春。”月季花姿秀丽,花色绮丽,花大色美,按月开放,四季不断,在争奇斗艳的万花中独领风骚,因而深受普通民众和文人墨客的喜爱。甘谷地处渭河中游,四季分明,气候温良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土层深厚,土壤肥沃,加之传统的精耕细作,久远的农耕文明,是月季花生长的天赐沃土。因而,甘谷月季更加生动丰富,绚烂多姿,其显著特点是,花色艳丽,花香浓郁,花型硕大,花枝结实,抗旱耐寒,品种多,花期长,从每年4月到12月,走进甘谷,就好像走进了月季的世界,公园的花坛里、街道的花带里、寻常的百姓家、庄重的机关内,到处可以看到绽放的月季花。清晨,穿行在大街小巷之间,漫步在小桥流水之侧,徜徉于公园广场之中,驻足于悠悠渭河之傍,到处都可以看到盛开的月季。那些或大红,或乳黄,或洁白,或淡粉的花朵,有的成点,或三或五,恰到好处;有的成线,或曲或直,各得其妙;有的成片,或方或圆,各领风骚;有的或连于圃,或蔓于篱,或出于路,或傍于柳,或倚于石,或荫于溪,或集于草,或近于墅,高低错落,远近不同,相映成趣,相得益彰。而到了夜晚,月朦胧鸟朦胧,月光与灯光辉映,花影与云影相弄,又是别一样风情,另一番韵味。渭河风情线上,花间石板路上,小桥流水之间,亭台楼阁之侧,灯光月影里的月季,或顾盼生姿,或娇羞可人,或恬淡优雅,或风韵撩人,或玲珑精致,或典雅大方。花前月下,花影摇曳,花香袭人,美不胜收。甘肃省诗词学会副袁第锐参观了甘谷月季后,动情赋词《鹊桥仙·谢赠月季》一首:蓓蕾初绽,娇红欲滴,了却春风一度。盘根错节待从头,倩谁问,明朝何处?前程似锦,韶华胜故,莫问冀城归路。迢迢此去几多时,料应是,相思无数。
上海龙凤419花朵是人类的天使,是自然的尤物,是大地的眼睛,是光的女儿,是水的升华,它用阳光、月光和星光搭建了一座不朽的精神城堡、心灵驿站,有幸让灵魂居住期间的人是幸福的。甘谷有月季,月季四季开。四季陪伴着月季花的甘谷人是幸运的,也一定是幸福的。(甘谷融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