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季和玫瑰,其实在古代中国人分的很清楚,并且对此划分也是非常细致的,但是为什么近现代很多人感到迷茫了呢?这里面其实还有一定的缘故的,因为国外月季、玫瑰、蔷薇统统称为Rose,而国外情人节送的鲜花,用的是月季花,近现代中国积贫积弱,文化也被国外牵着走,所以也学着国外送鲜花代表爱情,不过Rose(月季)翻译成中文,翻译成了玫瑰,于是花店的那些月季花,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玫瑰,其实国外送的就是月季而已,因此这更多的只是一个翻译的误区。
月季、玫瑰这二者在用途上有很大的区别,一般月季花因为花型花色比较丰富,有红的、粉的、黄的、白的、绿的等等,而玫瑰基本只有粉色和红色、白色等,颜色单一,所以月季花往往用来做观赏花卉,一般都是做切花,并且月季花也很多用来园艺栽培和绿化应用,而玫瑰花,因为一年往往只开一次,所以基本都是用作农作物的,因此我们常见的玫瑰花茶、玫瑰酒、玫瑰酱、玫瑰精油都是玫瑰的产物,所以一般花市基本看不到玫瑰苗,因为玫瑰不作为花卉销售,不过要说玫瑰比月季更香,我倒是不敢苟同的,只是玫瑰花产油量比月季大,但是经过我实际种植玫瑰和月季,比如大马士革玫瑰,我发现玫瑰并没有说的那么浓香,反而很多月季都比玫瑰香。
上海龙凤419月季和玫瑰的种植,其实没什么差异,二者基本习性差不多,并且一定程度上,我觉得玫瑰比月季更好养,一般养护上,第壹点,月季和玫瑰都是喜阳植物,一定要给与充足的阳光,光照不足是养不好的,所以很多花友室内养不好月季和玫瑰,第二这二者很喜肥,一定要给与充足的肥料,否则很难大量开花,因为爱开花的植物,都是特别喜肥的。所以完全可以按照养护月季的方法养玫瑰,完全没问题。
这个问题从专业角度来说也是非常麻烦的事,特别是这三者的杂交、回交,造成彼此特征逐渐模糊化,但是越搞不清,越是会让人想搞清楚,甚至还要给出一个斩钉截铁的区分特征,这点就算是专门搞育种的人也很难说的清,大部分只能给一些比较模糊的生物学特征。
上海龙凤419首先说题主发的三张图片应该全部是月季。
上海龙凤419先说玫瑰。玫瑰在英语里并不像汉语这样区分明显,英语只用ROSE来代表玫瑰、月季、蔷薇。所以要说清这三者,只能从汉语出发,因为人家英语根本没有要区分这三者。玫瑰,玫和瑰汉字意思都是宝石,指出了玫瑰的一个特征,那就是玫瑰结的果子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,并且书上说这具有唯一性。不过现代月季育种,搞得很多月季也具有了这个特征,这个特征也不足以说明什么。
玫瑰叶片毛糙、无光泽、叶子表面具有绒毛、皮刺小而密,大部分玫瑰一季开花,但是现在也有四季开花的玫瑰花。玫瑰主要是作为农作物生产,特别是花茶、玫瑰酱、精油、玫瑰饼等。
上海龙凤419月季之所以叫月季,那是指的月季开花习性,月月开花。在唐朝以前是没有月季的,只有蔷薇和玫瑰,那时候把藤性的叫做蔷薇,把灌木的叫做玫瑰,二者均一季花,玫瑰花比蔷薇花大。但是到了唐朝,突然出现四季开花的蔷薇科蔷薇属植物,于是为了和蔷薇、玫瑰区别,称之为月季,那时候欧洲还分不清蔷薇和玫瑰呢,作为中国人我骄傲!厉害了我的华夏儿女!四季开花的习性,其实是自然突变,也就是基因突变,导致四季开花。于是唐朝的园艺师将这种性状保留,并进行杂交育种,到了宋朝,已经四季开花的月季品种非常丰富了。
上海龙凤419月季一般叶片油亮,不像玫瑰叶片毛糙,并且月季皮刺巨大而稀疏,月季花大部分是一支只开一朵,但是现代月季也有一枝开好几朵的。
Zui后说蔷薇,我们的古人将爬藤的蔷薇科花卉称之为蔷薇,但是每种蔷薇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名字,比如山木香、刺梨、缫丝花、刺玫等等。因为我们的古人给一种植物起名时,往往是参照这种植物的花、枝、叶等,根据其习性来起名字。比如缫丝花因为在蚕缫丝的时候开花,故名。但是现代月季获得了大量蔷薇的血统,于是出现了很多藤本月季,光叶蔷薇基因的导入让月季叶片油亮而抗病。蔷薇花较小,比月季、玫瑰都小,但是现在也有超级微月。蔷薇花一般是簇生,也就是小枝开一串花。
但是看完了,其实很多人还是搞不清三者的区别,不过也就是个名字而已,只要是好看而香气扑鼻就行了,没必要过于纠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