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张仲景
张仲景(约150—约219年),名机,字仲景,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人,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,史称“医圣”。其所撰《伤寒杂病论》一书,内容以方药辨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为主,其用灸法多用于治疗三阴经病、虚证、寒证、阳衰阴盛证。书中对于艾的应用,主要为药用和灸用。
1.方剂
《伤寒杂病论》附方中有2个用艾的处方:芎归胶艾汤和柏叶汤。前方用其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、宫冷不孕等症,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。后方用其治吐血不止,取艾叶之“主下血、衄血”之功。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。
2.艾灸
《伤寒杂病论》(以下简称《伤寒论》)灸法概要:
(1)强调三阴宜灸。病在三阴经,虚寒病证,阴阳之气衰弱证候,宜灸;邪踞三阳,正气未衰之实热证候,宜针。故确立了“病在三阴宜灸,病在三阳宜针”的针灸治则。张仲景治病遵循一般规律,但并不拘泥,强调“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”“少阴病,下利,便脓血者,可刺”,本为三阴病证,宜灸,而病属阴伤血滞,瘀腐成脓,故用刺法以疏通血脉,调畅气机。
上海龙凤419(2)提倡灸药并施。“烧针令其汗,针处被……烧针迫汗,胰开汗出,寒邪从针孔侵入,气血凝滞,针处肿大色赤如核,劫汗内损心阳,阳虚阴乘。”故外用艾炷灸针处,散寒邪,内服桂枝加桂汤温心阳,降冲逆,则内
外皆平。“少阴病,得之一二日,口中和,其背恶寒者,当灸之,附子汤主之。”大量实践也证明,在辨证基础上灸、药配合使用,的确提高了临床疗效。
(二)华佗
上海龙凤419华佗(约145—208年),字元化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,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,被后人誉为“神医华佗”。《三国志·华佗传》载“病若当艾(艾灸),不过一两处,每处不过七八壮。”即按医用艾灸,灸一次谓之一壮,一壮捻成艾绒如雀屎大,谓之艾炷。
(三)孙思邈
上海龙凤419孙思邈(约581—682年),京兆华原(今陕西省耀县)人,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。《旧唐书·孙思邈传》载:孙思邈“七岁就学,日诵千言。弱冠,善谈庄、老及百家之说,兼好释典。”撰著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《千金翼方》等书。《千金翼方》记述:“艾叶味苦,微温,无毒,主灸百病。”其灸法概要为:
1.加药艾灸
孙思邈根据不同的病证,在艾中加入一定的药物,补充了单用艾作为灸用药材的不足。如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四治疗瘰疬,“以艾一升,熏黄如枣大,干漆如枣大,三味末之,和艾作炷灸之,三七壮止”。“治瘰疬破溃者,将大麻花与艾叶等分合作炷,灸漏上百壮”。艾中掺药是孙思邈对《内经》药灸疗法的进一步发展,从而扩大了灸法的适应证和治疗范围,对后世艾条灸、雷火针、太乙针的出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2.隔物灸
上海龙凤419隔物灸有很多种,孙思邈主要应用的有隔豆豉、薤、黄土、面饼、附子、蒜、商陆、葶苈饼等隔物灸法。
上海龙凤419隔豆豉灸,治发背及痈疽肿溃未溃方:“取香豉三升,少与水和,熟捣成强泥,可作饼子,厚三分,已有孔,勿覆孔,可肿上布豉饼,以艾列其上。”
隔薤灸,治恶露灸:“捣薤菜傅疱口,以大艾炷灸药上,令热入内即差。
隔黄土灸,治发背:“小觉背上痒痛有异,即火急取净土,水和为泥,捻作饼子,厚二分,阔一寸半,以粗艾大作炷,灸泥上,贴着疮上灸之,一炷一易饼子。”
隔蒜灸,治瘰疠:“灸一切瘰疬在项上及触处,但有肉结凝似作瘘及痈疖者,以独头蒜,截两头留心,大作艾炷,称蒜大小,贴疬子上灸之,勿令上破肉,但取热而己,七壮一易蒜,日日灸之,取消止。”
上海龙凤419隔葶苈子灸,消肿散瘀:“葶苈子两合,豉一升,右二味合捣大烂,熟作饼子如上,以一饼子当孔上贴,以艾炷如小指大,灸上三壮一易,三饼九炷,日三,隔三日一灸。”
3.灸宜权变
上海龙凤419孙思邈提出了艾炷大小与灸之生熟法:“头面目咽,灸之Zui欲生少;手臂四肢,灸之欲须小熟,亦不宜多;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,其腰脊欲须少生。”至于生熟的程度,“大体皆须以意商量,临时迁改,应机千变万化。难以一准耳”。“凡言壮数者,若丁壮遇病,病根深者,可倍多于方数;其人老小赢弱者,可复减半……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,不可胶柱守株。”
(四)王焘
王焘(670—755年),扶风郡县(今陕西省县)人,唐代著名医学家。著有《外台秘要》。
上海龙凤419王焘在《外台秘要方》中说:“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,令人气上眼暗,阳气逐渐衰弱,所以三里下气也。”中医理论认为,艾灸补气助阳,温益脾肾,能使人体元气充足,精力旺盛,抗衰延年,长期使用可使人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。艾草可作“艾草茶”“艾草汤”“艾草粥”等食谱,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。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,艾草常被用作滋补药材热汤煮食。
(五)王执中
王执中(约1140—1207年),字叔权,南宋瑞安府瑞安县(今浙江省瑞安县)人,著名针灸医药学家。
王执中所撰《针灸资生经》一书,以灸法为主,并记载了劳法、灸痔法、灸肠风、灸发背、膏盲俞灸法、小儿胎病灸等灸治之法。书中还收录不少本人或其亲属的灸疗经验,如“予尝患澹利,一夕灸三七壮,则次日不如厕,连数夕灸,则数日不如厕”。另外,对灸感流注也作了较深入的观察,“他日心疼甚,急灸中管(脘)数壮,觉小腹两边有冷气自下而上,至灸处即散”。
(六)朱权
朱权(1378—1448年),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。潜心学术,其著述颇丰。《朱权医学全书》辑录朱权存世医药养生著作6种,包括《活人心法》《寿域神方》《乾坤生意》《神隐》《救命索》《运化玄枢》等。在其《寿域神方·卷三》中记载:治疗阴证“用纸实卷艾,以纸隔之点穴,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,等腹内觉热,汗出即差”。根据历史记载,朱权发明或者首次记载卷制艾条。同时,他发现在艾绒里添加一些芳香开窍、活血化瘀、行气止痛等中药,借助艾绒的燃烧,增强药效,提高艾绒的燃烧温度,对于急性腰疼、疝气、痈疽、发背条口等外科疮疡疗效较好。这种方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灸法,至今沿用,名为“雷火神针”和“太乙神针”。
(七)李时珍
上海龙凤419李时珍(1518—1593年),字东璧,号濒湖,蕲州(今湖北蕲春)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其父李言闻是当时名医,曾任太医院吏目,相传著有《蕲艾传》,称赞艾叶“产于山阳,采以端午,治病灸疾,功非小补”。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起,先后到武当山、庐山、茅山、牛首山及湖广、南直隶、河南、北直隶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,完成了药物学专著《本草纲目》,该书有关艾叶的记载较为详细。他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指出:“(艾叶)自成化以来,则以蕲州者为胜,用充方物,天下重之,谓之蕲艾,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,蕲艾一灸则直透彻,为异也。”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,蕲艾也因此而名传渐远,成为道地药材。全书涉及艾叶的论述有300余处,艾叶单方或以艾叶为主的方剂有164个,不仅辑录了前人应用艾叶的经验,而且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加以补充和发展,并阐述了独特的见解。他认为:“艾叶生则微苦太辛,熟则微辛太苦,生温熟热,纯阳也。可以取太阳真火,可以回垂绝元阳。服之则走三阴,而逐一切寒湿,转肃杀之气为融和。灸之则透诸经,而治百种病邪,起沉疴之人为康泰,其功亦大矣。”并对前代医家认为艾叶“性寒,有毒”的观点进行了驳斥,认为:“盖不知血随气而行,气行则血散,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。夫药以治病,中病则止。若素有虚寒痼冷,妇人湿郁带漏之人,以艾和归、附诸药治其病,夫何不可?而乃妄意求嗣,服艾不辍,助以辛热,药性久偏,致使火躁,是谁之咎欤,于艾何尤?”并且推崇“艾附丸治心腹、少腹诸痛,调女人诸病,颇有深功。胶艾汤治虚痢及妊娠产后下血,尤为奇效。老人丹田气弱,脐腹畏冷者,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,妙不可言。寒湿脚气,亦宜以此夹入袜内。”从而扩大了艾叶的临床应用范围,成为后世医家应用艾叶的典范。
来源:《南阳艾》图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