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龙凤419 唐河红薯是南阳市唐河县的农产品特产,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。每年的红薯种植季,都是河南省唐河县很多农户Zui忙碌的季节,大人小孩齐上手,将一根根红薯秧苗插入土壤。“我们会免费给农户们提供红薯秧苗,并为他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,待红薯成熟后,我们会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回收。”唐河县书强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书强告诉记者,该合作社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+电商”模式,目前已形成了红薯种植销售的完整产业链,带动唐河县王庄村、权庄村、秦冲村等3个村的100户贫困户通过红薯种植,实现产业脱贫。
红薯一直是唐河县传统杂粮作物之一。由于地处岗丘地区,土壤缺乏水分,种植出来的红薯因其水分少、香甜可口,渐成品牌。然而由于销路不畅,普通红薯价格一直在每公斤1.5元左右,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热情。
上海龙凤419 1997年,高中毕业的李书强外出打工,之后在河南省南阳市经营自己的饭店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李书强了解到家乡唐河县种植的红薯因信息不畅导致滞销的信息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“我父母就是在家种植红薯的,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了一季却卖不掉辛苦种植出来的红薯,很是无奈。”李书强说。经与家人商议后,2012年秋,李书强转让了饭店,带着积蓄回乡注册成立了唐河县书强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。
上海龙凤419 回乡创业后,李书强发现,唐河县的红薯种植不成规模,品种单一,缺乏技术指导,导致红薯产量低,销路差。“我们引进了红薯新品种,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换品种,经过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种植指导和培训,农户每亩地的红薯收成比之前翻了一倍还多。”李书强说,有了合作社后,大家由原来的传统种植转变成现在的科学种植。
红薯专业合作社建立后,通过新品种引进、技术指导,红薯产量也有了大幅提高。然而,销路却一直不景气,这也成了李书强的一块心病。
上海龙凤419 转机出现在2015年,当年唐河县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。“我意识到商机来了,马上到唐河县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报名参加了电商培训,从单一的代理销售红薯模式,逐渐转向在互联网上销售红薯及衍生产品,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同步进行的网络销售模式。这样既为合作社成员增加了效益,又为薯农解决了销路难的后顾之忧。”李书强说,他们的第1个网销订单就卖出红薯300千克。“现在,线上平台每年红薯销量占到年销售量的四成。”
目前,合作社从事电商平台网上销售的人员有十几个人。李书强说,他们已在多个平台开设了网上店铺,以红薯为主要农产品,年销售达400万千克,实现销售额2500万元左右。
上海龙凤419 越来越红火的日子,越做越大的“红薯产业”,让李书强成为唐河县王庄村的“能人”,不少村民前来取经。如今,王庄村90%以上的耕地都种上了红薯,仅此一项全村收入就达300多万元,人均6000元。
李书强介绍,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“贫困户帮扶协议书”,通过红薯产业、劳务用工、股份分红、产品收购、产品销售、教育帮扶等一系列针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、家庭情况打造的帮扶措施,帮助10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。
上海龙凤419 此外,通过采取“电商 +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的运行方式,李书强带动周边4个村200余户、4000余人种植红薯达万亩,实现增收50余万元。“一个人富不叫富,能带动大家一起富起来,才是真正的富。”李书强说,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奔小康,是他Zui大的成就感。
在合作社种植红薯的规模效应带动下,王庄村的很多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。“有十几个年轻人在家开起了网店,销售红薯,每个月能挣到几千元。”在李书强看来,年轻人留在农村一边挣钱,一边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,很好地解决了村里留守老人和儿童的问题。
上海龙凤419 作为一名新的电商创新人,李书强致富不忘乡邻,一心想要回馈社会,回报乡亲们在创业初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,尽可能为家乡群众提供更多致富增收渠道。特别是贫困户家庭,李书强更是不余遗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。“希望我能树起带头致富的旗帜,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。”李书强说。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