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斑病的病原菌在病组织上以及枯枝上越冬,来年春季产生分生袍子侵染为害。如果冬季没有清除受病枝叶,来年春季发病必然严重。为了预防发病,应在早春萌芽前喷布波美3一5度石硫合剂一次;叶片展开后喷布50%多菌灵500倍液,每隔15天喷一次,共喷3一4次。
杜鹃叶斑病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,然后沿着叶脉扩展成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。病斑正面的颜色比背面深,后期病斑的中央变成灰白色,上面产生小黑点,这时整个叶片枯黄脱落。
杜鹃叶斑病的病原菌在病叶上越冬。西洋杜鹃一年中共有3次发病高峰,它们是5月中旬、9月上旬和11月上旬;小叶杜鹃也有3次发病高峰,时间是7月上旬、9月中旬和11月中旬。西洋杜鹃在冬季室内养护阶段如果温度高、湿度大也可能发病。
水是传播叶斑病的主要媒介,雨季或平日经常向植株上洒水会使病情扩大。
杜鹃花因品种不同抗病能力差异较大,西洋杜鹃的抗病力弱,但其中“南极”这个品种的抗病能力却很强,“天惠”和“锦凤”的抗病力弱,“白御幸锦”和“贺之祝”的抗病力中等。
上海龙凤419 为了减少病害的侵染源,应及时清除盆面和地面土的落叶并把它们烧掉。药物防治时可在开花后喷布70%甲基托布津500倍液,或20%粉锈宁4000倍液,或50%代森锌500倍液;每隔10天喷一次,从5月中旬起到8月底共喷7-8次,防治效果显著。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