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下正值艾草收割时节,走进河南艾草种植大镇——桐柏县安棚镇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艾草清香,在该镇千亩艾草种植基地,一株株艾叶身姿挺拔、长势喜人,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景象,工人们忙着把收割后的艾草捆绑、打包、装车运走……
上海龙凤419 距离基地不远的田野里,贫困户左桂芝站在自家的艾草地里,一边查看艾草的长势一边掐着指头向记者算了一笔账,“照这样子,俺今年肯定能脱贫。艾草一年能收割三茬,每亩地一茬产干叶200公斤,按市场的收购价每公斤5元来算,加上每亩补贴的1000元,每亩地收入4000元不成问题,收割后直接卖给家门口的合作社,小艾草变成了发家致富金草。”
站在一旁的脱贫户朱道贵说:“我家原来靠种植传统作物收入微薄,一年挣不了几个钱,现在年纪大了,干不动重体力活,种艾比较省事, 还帮忙协调收割、打捆机器,自己地里忙完后就去基地帮忙,一天又能挣60元,生活有保障,日子越过越甜蜜。”
村里的种植大户任克伦告诉记者,当前的艾叶正值丰采期,今年的产量较去年又有增长。随着县里和镇里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支持艾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,先前持观望态度的乡亲们,都大大燃起了种艾的热情,今年的面积比去年扩大一倍。
在万岗村医草艾制品加工厂,工人们正在将晒干的艾草捆绑、压制、储存。记者走进机器声轰鸣的车间,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制作艾条,这些被赋予更高附加值的艾产品经过包装后将销往全国各地。据该厂负责人介绍,随着“宛艾”品牌的叫响,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雪片般飞来,逐渐扩展到东南亚等国外市场。
近年来,安棚镇、镇因势利导,抓住当前南阳市打造“宛艾”品牌的有利时机,搭上全县“两叶驱动”发展战略的顺风车,走在前、干在先,加强宣传引导、搞好技术服务、抓好政策扶持,与到户增收项目的实施有机结合,围绕小小艾叶,形成了一条种植、收购、加工、销售的产业链,使艾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。